查看原文
其他

霍梅尼之死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20世纪研究所 Author 20世纪研究所

作者:20世纪研究所
转自:20世纪研究所(ID:twentieth_c_i)
原题:“混沌的国葬:伊玛目霍梅尼的告别”


▾演唱者:法拉马兹·阿斯拉尼,伊朗著名音乐人,1979伊斯兰大革命后逃亡英国



|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葬礼,它那混乱歇斯底里的程度令人惊叹!



10200000人自发涌向街头,这几乎占到了这个国家人口的六分之一。


他们哭泣着、呐喊着、并不断用双手拍打头部表达悲伤... ...对于他们来说,通过革命战争改造了这个国家的  神已经死了... ...


“我们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没有你,这个国家该怎么办?”



最终,狂热的人群冲向灵柩,拖拽下遗体,将裹尸布撕碎。他们犹如暴徒般在困境的尖叫声中抢夺着... ...


旁观者似乎永远无法搞懂眼前的一切,它奇异、恐怖、难以理解



|


1989年6月3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最高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因心脏衰竭在德黑兰去世,走完了他88年的人生旅程。


▾治疗期间坚持祷告的霍老爷子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他那深邃而沉思的目光,引导了这个国家的方向。他以救世主般的热情对外输出着自己的伊斯兰革命,并凶猛、残酷的挑战一切“敌人”。无论是被其称为大撒旦小撒旦的美、苏两强,还是死敌逊尼派,都令他嗤之以鼻。(苏联完蛋后,小撒旦的称号又送给了以色列)



而在他宗教意识形态的铁拳背后,霍梅尼长期被神秘主义所笼罩。人们对他的童年、祖先、出生日期,乃至其真正的思维意识都存在挥之不去的分歧不确定性



亲爱的,我被你嘴唇上的痣所囚禁! 

我懂得你黯然的眼睛,它因爱而伤神...

叩开小酒馆的门,让我们日夜停留在此

清真寺,神学院,令我厌倦!

我将撕掉了禁欲主义和虚伪的外衣...


这段充满文艺气息的诗句,按照我这种俗人的白话理解就是:妹子!你嘴上那性感的痣把哥的魂儿给勾走了,跟哥一起到酒吧浪去,咱们从白天喝到晚上!让清**和神**都再见吧!


你无法想象如此靡靡之音,竟出自一生致力于宗教纯洁的大阿亚图拉伊玛目霍梅尼之手。对于他亲自制定的宗教准则而言,这简直就是反动至极+大逆不道异端文学!以至于当它在20世纪80年代曝光后,西方那些屌丝学者认为是伪造的... ...

*霍梅尼曾用波斯语创作过200多首诗歌,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苏菲派先知诗人鲁米和波斯抒情诗人哈菲兹的身影。


▾最右:霍梅尼


这些充斥着自由主义的反叛性文字,似乎与其对外展现的冷酷、且完美的中世纪什叶派圣徒形象无法调和。当1979年,意大利记者询问关于伊朗处决同性恋、妓女、奸夫的事情时,霍梅尼回答:


“如果我们的手指患有坏疽,你会怎么做?是让它继续感染整个身体,还是把病了的手指剁掉?''


▾这三张照片中的眼神,清晰呈现出了霍梅尼不同人生阶段的变化


*霍梅尼年轻时在什叶派圣城库姆学习。这里的伊斯兰学校禁止音乐、绘画,但唯独写诗是被许可的。包括他在内的学生们,只能用诗歌来表达生活中无法宣泄的感官意识。20世纪40年代,一些神职人员曾指责他为“异端”。


|


1979年,邻国那位自称阿拉伯世界盟主的萨达姆·侯赛因主动伸出橄榄枝,他高度吹捧伊朗革命,希望双方在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建立友谊的小船儿。但霍梅尼却用号召伊拉克人民推翻巴格达政权的方式,给出了回应。萨达姆感觉像被人猛踢了DD一样,惊愕了... ...


*1978年巴列维王朝时期,在伊拉克渗透的伊朗特工,发现亲苏派打算对萨达姆发动逼宫。得知这一情报后,伊朗将消息放给了巴格达方面。萨达姆处决了数十名军官,粉碎了政变。作为交换,他将躲在伊拉克流亡的霍梅尼轰了出去,还了巴列维的人情债。但他与霍老爷子的梁子从此结下!


▾两伊战争期间的伊朗宣传海报


在随后的残酷战争中,用信仰武装起来的伊朗人民,抵消了伊拉克物质上的优势。直到8年后,霍梅尼被迫啜饮下自己称之为“和平的毒药”,留下了一个满是孤儿和寡妇的国度。


▾右:阵亡的年轻士兵揣着领袖的照片


▾神圣的战争宣传


如今,他的敌人们正憧憬着死亡能够将霍梅尼与他的革命一起掩埋。伊拉克复兴党机关报兴奋的发表社论称:“一个恶毒的暴君过世了!”


但当他们看葬礼上的情景后,发现一切远没有结束。




|


我当时9岁住在德黑兰,那天学校没有说明理由便提前放学了。

我同桌的男孩偷偷告诉我:“霍梅尼死了,你知道嘛?”

我们茫然的摇了摇头。在回家的路上他问我:“真不敢相信,你觉得以后会发生什么?”

我说:“不知道,也许很多事会有变化吧...”

那一天,整个城市都陷入了绝对的沉寂,仿佛世界末日临近。


1989年6月5日,霍梅尼的遗体被转移到德黑兰北部穆萨拉的一片空地上。他由白色裹尸布包裹,安置在一个装有空调的玻璃箱内,双脚朝向圣城麦加



霍梅尼的儿子,44岁的艾哈迈德·霍梅尼在德黑兰电台宣读了父亲留下的29页政治遗嘱


其内容除了告诫人民要防范大撒旦美国的阴谋外、他还怒喷沙特国王阿齐兹为伊斯兰教的叛徒.... ...同时,苏联、约旦、埃及、摩洛哥、伊拉克这些国家的领导也无一幸免。他们通通被扣上了“暴君”的称号,并“祈求真主诅咒他们”... ...(老爷子在驾鹤西去前,几乎把半个地球都骂了一遍... ...)


▾霍梅尼的儿子:艾哈迈德·霍梅尼。他是父亲的得力干将,在神权派官员中颇受好评


▾艾哈迈德·霍梅尼乘直升机来到现场



西方普遍猜测,霍梅尼会在伊斯兰革命的发祥地圣城库姆下葬。但根据遗嘱,他决定将自己埋葬在德黑兰南部的Behesht-e Zahra公墓,这里离举行追悼会的穆萨拉40公里,两伊战争期间的数万烈士也长眠于此。



▾左:霍梅尼的接班人,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


6月6日黎明,仪式正式开始。但令当局始料未及的是,人群在一夜之间暴增到250多万,而数字还在不断扩大,更多悼念者正从各地如潮水般涌来。这完全超出了伊朗政府事先预估的100万人上限。


“除了黑色的哀悼者外,几乎什么也看不见... ...” ——霍梅尼的传记作家巴克尔·莫因



▾伊朗犹太人悼念霍梅尼


*虽然在1979年后,部分伊朗犹太人开始移民国外,但霍梅尼明确颁布法令保护国内的犹太人基督徒,他们还在议会享受4个席位。这对于美国佬的传统盟友沙特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据统计,沙特基督徒正式人数为“零”... ...而伊朗的犹太与基督徒共有约50万。


|


在大约1个小时的祈祷环节结束后,霍梅尼的遗体从玻璃箱内抬出,准备装车以游行方式穿过市区运往Behesht-e Zahra公墓。但德黑兰的交通已陷入瘫痪,人潮淹没了道路,根本无法前进。当局决定调动直升机空运遗体。


▾人们疯狂的抓住棺材,并喷洒玫瑰水


▾遗体换乘直升机


▾从葬礼地点至墓地的道路


这一天正值伊朗炎热的夏季,上午的气温就已达到40摄氏。但这没有影响悼念者的激情。当局在各聚集点部署消防车,不停用水枪喷向人群防止中暑。



在眩目的热浪与窒息的尘沙中,他们从地面抓起泥土撒在头顶拍打,寓意将自己一同埋葬。一些人甚至就地宰杀起牛羊... ...更为极端的信徒开始用铁鞭抽打身体,此举是什叶派纪念公元680年,先知穆罕默德外孙侯赛因阵亡的传统手段。

现场不时会传出令人生畏的万人集体吟唱——“美国,去死吧”。这让身在其中的数十名美帝记者感到迷幻... ...因为这丝毫没有妨碍悼念者对他们的热情问候与礼遇。


*“美国,去死吧”-“Death to America”这个口号起源于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期间,它成为伊斯兰大革命的价值观支柱,并逐渐发展为一种仪式。通常在周五的祈祷后,人们会带有节奏感的高唱“美国,去死吧”,期间还会焚烧一面星条旗加以助兴!


该口号仪式后期又衍生出“苏联,去死吧”、“英国,去死吧”、“以色列,去死吧”... ...(没想到苏联最后竟真给喊死啦... ...)



|


当直升机降落在Behesht-e Zahra,霍梅尼的遗体被抬出那一刻,人潮沸腾了!伴随着电台播音员那嘶哑的呐喊:


“父亲,不要离开你的孩子!哦,父亲不要离开你心爱的人!”


狂飙的信徒冲破了伊斯兰革命卫队设立的人墙与围挡,试图触摸尸体。霍梅尼的儿子艾哈迈德被当场撞倒。


▾人潮瞬间奔涌而来


在失去理智的抢夺下,脆弱的木质棺材板终于被掀翻了... ...一双苍白而虚弱的腿暴露在外,裹尸布遭到众人强盗般的撕扯与洗劫


“人们太爱伊玛目了,每个人都想要得到一块(裹尸布)”... ...


伊朗国家电台暂时中断了转播信号,当局被眼前的混乱景象吓傻了!


▾事后,伊朗政府没收了数万份关于这一幕的胶卷与视频资料。但最终有一张幸免于难,被偷运出国。鉴于之前英籍印度裔作家萨曼·拉什迪因小说《撒旦诗篇》遭霍老爷子发布全球追杀令,此照片的拍摄者为保命,至今仍没有暴露真实身份


悼念者们陷入了巨大而绝望的精神空虚中,数百人在现场昏迷。一些人为了登高观看到尸体,不慎踩塌了一辆巴士的车顶,造成多人伤亡。几名哀悼者甚至跳进墓穴要求陪葬... ...



▾这哥俩跳进墓穴后是打死也特么不出来,非要让人把自己给活埋了。伊斯兰革命卫队费了好大劲才把他俩拖上来... ...


▾根据伊斯兰传统,棺椁只起到运输作用,它并不同遗体一起下葬


在伊斯兰革命卫队不断鸣枪示警的情况下,局势依然无法得到控制。为了防止再次发生意外,当局决定暂停下葬,将遗体运回德黑兰北部避风头。


此时,悼念者已经变得越来越危险!当直升机即将离地时,人群竟然抓住了起落架!这把飞行员吓尿了,一旦机身倾斜坠毁,直升机那巨大的螺旋桨会把墓地瞬间变成绞肉场... ...


▾可以看到由于撤离匆忙,棺材都没有被完全放进机舱内




上午10点,伊朗政府宣布由于人群太庞大了,下葬仪式将推迟到后天6月8号进行。同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开始不断呼吁悼念者立刻掉头!不要再前往德黑兰南部的Behesht-e Zahra。这起到了一定作用,部分人群暂时散去,但很多悼念者决定安营扎寨在墓地外死守。



伊斯兰革命卫队抓紧时间清场,他们先将墓穴附近的人赶到了用集装箱和双层巴士搭建的围挡外,然后又抢救数十名因悲伤、酷暑陷入无意识状态的平民。



下午4点半,当局在经过安全评估后,决定在悼念者未做出反应前“突击”式下葬。直升机在离墓穴不到20米的地方降落,士兵迅速将棺材抬出,奔向墓穴。


现场一名不知道内情的广播员忽然尖叫道:“天呐,我看到的是什么!噢!烈士!”


外围的人群瞬间被唤醒了!但伊斯兰革命卫队没有给他们机会,整个下葬过程在15分钟内便火速完成!为了防止悼念者冲上来再将尸体刨出,他们用起重机将一个货运集装箱压在了墓穴顶上,从而结束了这疯狂一切... ...


▾当局把在上午的抢夺中被拆的稀碎的棺材,换成了坚固的金属材质


▾革命卫队抬着棺材朝墓穴奔跑


▾当天有10800多人因晕倒、挤压、踩踏被送进医院,10人在葬礼中死亡


|


无法否认霍梅尼在政治上的崛起死亡都创造了人类史上极度壮观的偶像崇拜记忆。它是如此的暴力、激进、绝望... ...但与之相互矛盾的是,在《古兰经》中包括人物、动物、图腾、标志的“偶像崇拜”是被明令禁止的!而这种矛盾也就像霍梅尼本人撰写的那些诗歌一样,令人困惑... ...


他推翻了20世纪50年代一个西方普遍的观念:这一时期,人们认为世俗主义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宗教已经不可能在全球政治中发挥任何重要作用。所有的革命都应该是世俗事件,例如:左革右的命、或右革左的命。但霍梅尼却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 ...


▾伊斯兰革命的政治海报

阿拉伯语写着:“除真主外,别无神灵”


END


|


参考文献:

1.Ayatollah Khomeini's funeral: The funeral of Ayatollah Khomeini was not a tragedy but a gruesome farce
2.Khomeini, Imam of Iran And Foe of U.S., Is Dead
3.Amid Frenzy, Iranians Bury The Ayatollah
4.Molavi, The Soul of Iran, (2005), p. 256
5.Wright, In the Name of God, (1989) (p.21-22)
6.Moin Khomeini, (2000), p. 297
7.In the Name of God: The Khomeini Decade by Robin Wright c 1989, pp. 21–22
8.According to a daughter quoted in In the Name of God by Robin Wright, 1989, p.45

*文章版权©20世纪研究所,已委托维权机构,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关注:20世纪研究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